科學防控近視,讓我們一起行動吧!
兒童是祖國的花朵,國家的未來,民族的希望。實現偉大的中國夢,需要我們這一代,更需要下一代。然而,隨著手機、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普及及學業負擔等諸多因素,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導致的近視已成為兒童普遍現象。如何科學防控近視,讓我們一起行動吧!
當下與近視相關的名詞解釋
遠視儲備:一般情況下,新生兒的雙眼都處于遠視狀態,隨著生長發育,逐漸趨于正常。各年齡段遠視儲備參考如下:
正視化:兒童眼球和視力是逐步發育成熟的,新生兒出生時,眼球發育未成熟,處于遠視狀態,隨著生長發育,眼球逐漸增長,遠視屈光度數逐漸趨向正視。
假性近視(調節性近視):是各種原因導致睫狀肌的持續收縮,過度調節,形成調節性痙攣,使晶狀體屈光度增加,眼球處于近視狀態,通過放松、休息、散瞳干預后視力可恢復正常。
真性近視:由于眼軸變長或角膜、晶狀體曲率過大引起的近視,通過休息或者藥物放松睫狀肌后屈光度未降低,或降低的度數<0.5D。
如何科學防控近視?
家庭層面
定期正規檢測。學齡前兒童(0~6歲)需定期去正規醫療機構行遠視儲備量檢測。
定期正規驗光。學齡兒童發現視力異常,特別有高度近視家族史的兒童,需定期去正規醫院行睫狀肌麻痹驗光(散瞳驗光)。
做到合理用眼。家長需多陪伴孩子,多戶外運動,減少室內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,條件允許保證每天日間戶外活動2小時(每天戶外120分鐘或校內校外各60分鐘)。
保證充足睡眠。睡眠能夠讓睫狀肌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休息并恢復彈性,從而預防近視發生和延緩近視進展。
堅持均衡飲食。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的綠葉蔬菜,富含葉黃素的胡蘿卜等,控制甜食攝入。
學校層面
眼保健操不能少。提倡兒童青少年堅持做眼保健操,手法坐姿要規范,按揉穴位要準確,力度要適中。
合理應用“大課間”。讓孩子在“大課間”獲得充分的體育鍛煉,達到鍛煉與課業互補,勞逸結合的目的。
科普宣教進校園。建議學校定期舉辦健康相關知識講座。在“全國愛眼日”和“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”為師生做近視防控講座。
電子產品要控制。學校應明令禁止將電子產品帶入校園。在使用手機方面,教育學生合理對待,避免中小學生上網成癮。
減負要落到實處。合理布置中小學生學習任務,減輕學生學業負擔。寫字閱讀坐姿端正,握筆正確。
醫院層面
規范治療。重視眼科專業特別眼視光人才的培養,做到規范驗光、正確配鏡及治療。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、角膜塑形鏡(OK鏡)在當下比較熱門,但其近視防控效果因人而異,提倡眼科醫生為每位近視患兒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。
建立檔案。重視兒童青少年屈光發育檔案的建立,對屈光異常做到早發現、早干預。
早診早治。重視對高度近視的早篩查、早防控,減少高度近視及其并發癥對視覺健康的損害。
聯合治療。發揮中醫藥在近視防控中的作用。包括中藥內服、中藥外敷或熏蒸、耳穴按壓、眼穴脈沖療法等。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